论坛首页显示图片(定期更新)

峨眉山喜路自行车队论坛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8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骑行普兴:下坡更比上坡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22:1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经感叹,峨眉地区得天独厚,对于山地车骑行者来说,不差坡。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各式各样的山坡,数不胜数。周六骑行普兴后,与其说对上坡印象深刻,毋宁说对下坡更加难忘。
  此前跟车队骑行过沙溪,华头,独自骑行朱界门,零公里等。对峨眉地区山路有所认识,但车友们经常提到的天全普兴倒还一直没有机会尝试,之前曾打算约人单独去一趟。正好,周六车队计划去普兴,正中下怀,不过周二夫妻就报名参加杯杯户外活动,不得不忍痛割爱,心里痒痒的。但周五妻眼角膜发炎,不便参加户外,与群主道歉后决定不参加户外徒步,一个人便跟随车队上路了!
  仿佛放飞一般,骑行在通往山区的道路上,心情格外好。一方面多日阴雨后,秋日艳阳;另一方面,骑行过好些坡道后,对普兴坡道充满期待。心里思忖:前次沙溪败北或许不会重演?
  一路上与队友边聊边骑,很是放松。过了大庙,慢慢开始爬山。应该说峨眉山地区各式各样山区水泥路,基本上大同小异,并无二致。但自我感觉,骑行在通往天全坡道上,空气格外清新,放眼四望,道路对面高处,朦朦胧胧,山峦起伏,山间有农舍点缀,令人赏心悦目。虽说是普通山野,同样让人从心里感动。如同樊笼飞出的鸟儿,呼吸着新鲜空气,饱览山乡景色,心里的满足感无以复加。只可惜与队友们匆匆赶路,深恐落后不敢停留歇息拍照。心想若是一人骑摩托之类,不慌不忙,慢慢拍照就好了。

   
            山野景色非常不错,只可惜错过了更好的景色。这里是翻过垭口随手拍摄,聊胜于无。

   
           虽说艳阳高照,金秋送爽,但雾蒙蒙的盆地,能见度始终差强人意。

   
           就是这个长长的陡坡,总算下完。队友们在此聚集等待其他人陆陆续续到来。

     
            没有料到,比之沙溪,普兴离峨眉城距离更近, 但却保留了不少古朴的民居,没有让人失望。

   
      虽说场口跃入眼帘的房屋破旧,但总是生活的本色。

   
        不但房屋古朴,而且街道干净整洁,更是没有料到。

      
          信步走进一家民宅,小天井,石条地面,恍若时光倒流。

        
            些许遗憾的是小天井太过狭小,不像一般的四方天井规范雍容。
11
发表于 2012-11-1 16:56: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欧阳南山 于 2012-11-1 09:23 发表

但是, 现在还有不少人怀念那个年代, 怪哉否?



使社会停止发展,使文物惨遭破坏```那个还会怀念哦`````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9:24: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黄飞鸿 于 2012-10-31 14:02 发表
附近有个龙沱,那里的下坡比石炉还陡,不知道南山兄知否?

上次去华头, 路过龙沱,不知道那个陡坡在哪里呢。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9:23: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不能没有谁 于 2012-10-31 14:30 发表



也就是一个群众斗群众的年代···

但是, 现在还有不少人怀念那个年代, 怪哉否?
8
发表于 2012-10-31 14:30: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欧阳南山 于 2012-10-31 11:06 发表

虽然我们经历了那个红色恐怖年代,记忆里存留了斗批改,却不能明确表述。还是百度一下准确些——“斗批改”是斗争、批判、改革的简称,这是毛泽东在“文革”早期对“文革”理想目标的初步设计,即对“文革”应解决 ...



也就是一个群众斗群众的年代···
7
发表于 2012-10-31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附近有个龙沱,那里的下坡比石炉还陡,不知道南山兄知否?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1:06: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不能没有谁 于 2012-10-31 10:35 发表




不知道····

虽然我们经历了那个红色恐怖年代,记忆里存留了斗批改,却不能明确表述。还是百度一下准确些——“斗批改”是斗争、批判、改革的简称,这是毛泽东在“文革”早期对“文革”理想目标的初步设计,即对“文革”应解决的问题和步骤的整体概括,也是为了强调“文革”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理性的政治运动的草图式工程说明。1966年7月29日,周恩来北京市大专院校和中专院校“文化大革命”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传达了毛泽东提出的“文革”三项任务:一斗、二批、三改。
5
发表于 2012-10-31 10:35: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欧阳南山 于 2012-10-30 22:47 发表
   知道什么叫“斗批改”吗?...




不知道····
━━ 地板━━
发表于 2012-10-31 10:29:41 | 只看该作者
┳┳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22:47:13 | 只看该作者
   好歹总算把几公里的陡坡放完,到达普兴小镇上。一进入小镇,感觉就很好,先是古旧木屋扑入眼帘,随之整洁干净的街面让人赞叹。因为骑行总公里数短,到达普兴才十一点过,离吃饭时间尚早。一些先期到达的车友们已经迫不及待摆开战场开始鏖战,我则好奇的顺着小街走完尽头,径直去溪边扑捉自己喜欢的镜头。开始在岸边徜徉,随后过河缓缓上坡,回望小镇,将溪水小镇悉数摄入镜头之内。
  12点30开干午饭。或许是地处偏远,或许是其他原因。一顿午餐价格公道,菜的数量尤其满意。一道道菜不停的端上来,让我们感到太过丰盛,直嚷嚷够多了。
  饭后,一些人继续在牌桌激战,另一些人则兴致勃勃去小镇附近的普贤寺朝拜。没想到,一干人乘兴而去,却败兴而回。那所谓的普贤寺不单简陋,难寻历史血脉,完全有后人新建嫌疑,说白了就是一赝品,而且要命的是大门紧锁,将我们拒之门外,哪怕我们绕道侧面所谓寺庙背后,依然无缘一睹寺庙真容,最后只得怏怏离去。
  但我却不死心,继续往乡政府方向信步走去,因为饭前在那里看到过有关普贤寺的文字介绍,想去再发现点什么。果不其然,看到宝昙和尚祭祀窟的文字介绍,还有指示牌引领。于是一个人兴致勃勃踏上石阶小路,不一会,造型独特的祭祀石窟便出现在眼前。一块窝窝头形状的巨石被从底部镂空,内里放置三个既像塔又像酒坛的石坛。巨石前面,开阔的空地上有朝拜的石墩,还有雕刻精美上香的石墩。虽然这一景点算不得大气恢弘,但在这小小的乡镇上,当年疯狂的破四旧没有涂炭这里,也算万幸了。
  带着一丝满足感回到饭店门前,一些队友继续在牌桌上酣战不已,一些队友则提议是否可以踏上返程。不少队友嚷嚷着戏谑着是否原路返回,说是那里空气特好,不像双福大货车太多。但明显的是来时坡陡厉害,返回必然爬坡吃力,因此没有多少人认真响应。可见,让我望而生畏的陡坡在他人眼里也并非小菜一碟。总之,以个人体验看,既然下坡都让人拿捏不住,可以想象上坡该是什么滋味。
  末了,我随部分队友踏上通往双福的道路,很快回到峨眉,结束了普兴骑行。后来得知,另一些队友似乎也没有原路返回,而是去了凉风洞返回峨眉。
  骑行普兴,见识了个人看来其他山路难以匹敌的陡峭坡道,印象深刻。当然也是对我这个菜鸟的又一锻炼。从这个意义上看,骑行普兴,对我个人而言,善莫大焉!


   
                感叹小镇的既古风犹存又干净整洁。

   
           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盏灯,风格暂且不去评说,单说这蜘蛛网和布满灰尘的模样, 就很难让人恭维。

     
            1988年立的石碑,大殿却无从寻觅。

   
        这到底是寺庙门还是民居门,难说。一把铁锁把门,这香火如何缭绕?

      
           围着所谓庙宇走到山腰上,依然看不见庙宇的特质,与普通民居并无多少差别。

     
           宝昙和尚祭祀窟指示牌引导着我去一窥石窟真容。

   
         将一块巨石镂空,再往里面安放祭祀器具,古人用心良苦。

   
         石雕祭祀器具保存完好,没有毁于文革战火。阿弥陀佛!

      
          供奉香火的石墩雕刻尤其显得精美生动。左右两头石象拱卫着。可惜右边的石像有些破损。

     

     
          队友们在街边摆开战场,鏖战正酣。

      
           回双福的途中,一石桥上文革年代的痕迹依稀可辨。年轻人知道什么叫“斗批改”吗?

        
             “备战备荒为人民”这样的政治标语在几十年前随处可见,而今,却只能是历史的陈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峨眉山喜路自行车队论坛 ( 蜀ICP备15020358号-1 )

GMT+8, 2025-1-23 10:51 , Processed in 0.1093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