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显示图片(定期更新)

峨眉山喜路自行车队论坛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不能没有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川滇藏骑行记(巴塘、白玉、贡觉、芒康、梅里雪山)

[复制链接]
311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6:51:35 | 只看该作者
在乡道、村道、省道、山涧小道上折磨了近十天的时间,今天开始终于不用再骑行泥巴路、碎石路、弹石路,无需再寄宿乡政府,不能洗澡、天天停电的日子也将一去不复返了,天天住宾馆、有酒有肉的生活正在前方向我们招手,翻过这海拔才4150米的宗巴拉山垭口就能享受幸福的日子鸟,继续出发吧。

DSC08620.jpg (409.75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20.jpg

DSC08622.jpg (393.1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22.jpg

DSC08623.jpg (351.66 KB, 下载次数: 2)

DSC08623.jpg

DSC08625.jpg (291.62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25.jpg

DSC08626.jpg (297.08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26.jpg

DSC08628.jpg (355.52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28.jpg
312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6:52:49 | 只看该作者
不一会追上一位穿着骑行服,全副武装的骑友,骑了这么多天,终于看见自行车了,老7屁颠屁颠地连忙跑去和他聊了起来。五地主中午没吃东西,体力消耗比较大,大家在六点才翻山垭口,几公里下坡后到达芒康县城,进城在检查站逐一登记身份证。找了一家名为如家宾馆的酒店,现在不是318的骑行旺季,宾馆的价格也不算高,老板见我们是骑自行车的,给了一个优惠价八十元一个标准间,为了更好的休息,我们开了五个标准间。

DSC08630.jpg (319.31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30.jpg

DSC08633.jpg (340.76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33.jpg

DSC08635.jpg (294.17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35.jpg

DSC08637.jpg (268.72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37.jpg

DSC08638.jpg (250.62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38.jpg

DSC08639.jpg (264.01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39.jpg

DSC08644.jpg (302.69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44.jpg

DSC08645.jpg (259.74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45.jpg

DSC08646.jpg (242.12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46.jpg
313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6:54:11 | 只看该作者
半夜在山岩乡苦逼地吃泡面时,在雄松乡吃残羹剩饭时,在阿旺乡吃着难以下咽的面条时,每天中午在路边吃着干涩的路餐时,那时的我们愿望都是相同的,希望好好坚持骑行,在到达繁华的芒康县城的哪一天,一定要去吃一顿丰盛的火锅,也是正是这一顿不足为奇的火锅,才得以使我们坚持到现在吧。火锅,火锅,走起!走起!放好行李,大家就出门去寻觅火锅店鸟。
        找了几家火锅店都是门可罗雀,于是跑去宾馆老板推荐那家云南丽江火锅店,一进去吃客还真不少,坐在一个方形的桌子上,中间是一口砂锅,里面装的是丽江腊排骨、猪蹄之类的主菜,锅的四周是一个正方形的铁板,下方的炉火不断地给铁板加热,类似于铁板烧吧,刷上清油,放上嫩牛肉、土豆片、午餐肉等等可以用作烧烤的食材。先尝一口鲜美的腊排骨汤,再夹一片生菜裹一块刚刚煎好的嫩牛肉,沾一点辣椒酱放在嘴里细细咀嚼,大家都举起酒杯,喝上一口烈酒,干杯朋友!苦日子已经成为过去,以后的日子我们将在国道214线上尽情地装逼鸟。席间雪碧哥端起酒杯对我们说,今天是他的生日,既然那么有缘一人就再来二两酒吧。

DSC08648.jpg (287.02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48.jpg

DSC08649.jpg (329.37 KB, 下载次数: 2)

DSC08649.jpg

DSC08650.jpg (330.8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50.jpg

DSC08651.jpg (327.15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51.jpg

DSC08652.jpg (304.58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52.jpg

DSC08653.jpg (306.66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53.jpg

DSC08654.jpg (282.8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54.jpg

DSC08655.jpg (247.03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55.jpg

DSC08658.jpg (240.74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58.jpg

DSC08659.jpg (270.91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59.jpg
314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6:54:59 | 只看该作者
吃完饭还不到九点,回到宾馆大家就开始洗澡、喝茶、看电视、上网、吹牛逼,享受着这难得的休闲时光,明天我们将在此地继续休整一天,睡懒觉、洗衣服、吃大餐。洗完澡,泡了一杯茶,大家都跑去老7那间屋,听他讲铁石镇的故事,反正明天没事干,怕个毛线哦。

DSC08661.jpg (250.73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61.jpg
315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7:55:29 | 只看该作者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仲璨的晚饭也已做好了,白菜炒肉片、煮青菜,然后就是早上在河里撒网捕到一些一指长的小鱼,裹一些豆粉扔进锅里炸成金黄色,配一碟海椒面干碟子,吃起来香酥可口。菜就放在船舱的木板上,仲璨又去他那间小木屋角落的酒坛里打了两碗包谷酒,刚才薛氏两兄弟回镇上时,老7就让他们带话给老母亲,他不回家吃饭了,在渡船上陪老汉喝喝酒。

    酒至半酣老汉端起酒碗笑眯眯地说:“老7你听说过杨森没有?”
   “以前解放前川军的一个头头嘛,后来跟着老蒋去了台湾。”
     我给你讲个故事你听不听?
     听,咋个不听呢,难得你有这个闲情嘛。
    抗战全面爆发的第三个年头,那个时候我还在成都读书,在学校里头宣传从军的标语随处可见,巡回演讲往来不断,操场上的“从军报名处”人头攒动,激昂的歌曲一刻也没有停过,同学们没有一个人能安稳地坐下来读圣贤书。有个同学的父亲赠给即将奔赴前线的儿子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上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伤时拭血,死后裹身!“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我也报名参军了。近两万人的部队靠脚杆走出了四川,那个时候的川军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无论是部队的装备和军事素质、部队待遇,我们杂牌川军都无法与国民党中央军相提并论。但就像我们杨军长讲的那样:“我们过去打内战,对不起国家民族,是极其耻辱的。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血牺牲,这是我们军人应尽的天职,我们川军决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国争光。”
     头上是日本人的飞机,地上是有着精炼装备的机械化部队,我还是命大呀,打了大大小小那么多场仗还把命给保住了,1944年在长衡会战的时候,我们被小日本包围在茶陵,那个时候杨司令手下的20、26两个军经过长期转战消耗,总共的兵力起来都不到七千人,还不如刚出川时一个师的人数呀,虽然后来突围成功,但我大腿被弹片打着了,不能跟着队伍去广西了。武昌沦陷了坐不成船,我们几个伤情不算重的就从湖北恩施入川,辗转到万州坐船经重庆到了宜宾我老表的家。后来仗打完了才晓得,八年抗战期间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占到了全国的五分之一,有将近三十万的弟兄们没有回的来。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讲不出什么大道理。身逢乱世,他们也许从来就没有感受过“国家”对他们做过什么,但在投身于保家卫国的残酷战争时,为了身后四万万同胞,宁可战至最后一人而决不后退!

    我听在成都的父亲讲过一个故事,有年寒冬腊月沉沉深夜,有个衣衫褴褛的穷军人走到城门洞边卖汤圆的小摊子前,看起来是又冷又饿,埋头呼呼呼地只顾吃汤圆。眨眼间,穷当兵的却不见了!卖汤圆的小贩恍然大悟:当年出川抗战的川军苦啊,是那个赴国难牺牲的“无名英雄”从阴间回来吃汤圆了!老百姓们都哭了:“天冷了,他又冷又饿,莫让他在阴间受苦呀!”于是一家又一家,流泪端来一碗又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到城门前祭奠。

   “来一根?”仲璨从口袋里摸出一根叶子烟递给老7。
    老7还沉醉于那场硝烟弥漫、残酷无情的战火中,愣了几秒才回过神来。
    “你那个抽不惯,我还是抽纸烟吧。”说着摸出了洋火,划燃先给老汉点上。幽幽的火光照在仲璨饱经沧桑的老脸上,那双曾经被岁月的沧桑深深埋藏了的眼睛里,似乎有一丝光彩闪过,那光彩流转着,似乎回到了那个动乱的年代。他所讲述的那一切,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他的身影映射在船尾小木屋的墙上,像是一位飒爽英姿的军人,老7仿佛见到了40多年前,仲璨冲锋陷阵那段戎马生涯的岁月。

    “之后你就一直呆在宜宾了?”
    “哎,我其实不该回四川的,不然她也不会死。”
   “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在宜宾长江南岸,有一个依长江而繁衍生息的千年古镇,这里气候宜人,水陆交通便捷,汉代曾设驿站,为明清水运商贸之地。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在抗战时期,曾成为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的中国大后方四大文化中心,这便是李庄了。日寇遍地燃起侵略烽火,占领国土,屠杀我同胞,要毁我文化,容不下一张学者的书桌。中华儿女不仅在前线抗击侵略者,还要反击日寇亡我中华精神传统的文化侵略,为坚持文化研究和教育后代,使民族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战时期先后迁驻李庄。我就是在李庄养伤的时候认识她的,她是同济大学性情活泼开朗的学生,她端庄优雅、钟灵毓秀,在战火硝烟中,我俩约定等打完仗了,就去成都各自谋一份差事,然后相守一直走下去。在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前,在葱郁清幽的竹影后,在细细窄窄九曲回肠的古街道上,在临江码头层层叠叠的石板阶梯下,都有我们两个成双成对的身影。
   “哎!时间都到了1945年了,哪个晓得她坐渡船去宜宾城办事情,夏天涨洪水,一时间江水波浪滔天、奔腾咆哮,一船几十个人都见龙王去了,连尸首都没有寻到。”小日本跑了以后,我在成都呆了十多年,之后就到这铁石镇上来撑渡船了。
    仲璨望着潺潺流淌的河水,缓缓地说道:老7呀这江水都是有灵性的,蕴藏着一种奇妙的力量,我天天就在船上住,她长眠在水下了,我就在这水上日日夜夜地陪着她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讲完这段恍如隔世的往事,他一动不动地望着倒映在水中央的那一轮新月,在茫然的思索中,眼神凝住了,眉宇之间,一缕若隐若现的哀愁。
    “小翠是个好女娃子,你要好生对待她哦。”仲璨望着岸边老7远去的身影大声说道。
    初冬的月光,又清又冷,淡淡的、柔柔的,散发出银光如流水般倾泻下来,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银霜,老7踏着月光大步流星地朝着镇上走去。
     “老7”走到粮站拐角时,有人在黑暗中叫住了他。
     “明天下午我没课,来学校找我,有事情给你说。”望着黄莺匆匆离去的背影,老7忧形于色。
     在乡政府派出所办公室里,杨所长撩起手腕看了看手表已是十点多了,拉灯按上挂锁准备回家睡觉,肚子里一阵翻滚,点了一支烟提着裤子钻进了灯泡被偷掉的公共厕所。可蹲了老半天都拉不出来,这时薛老大冲进来,刚蹲下就噼里啪啦的拉得好不畅快,杨所长听到后说:“兄弟,真羡慕你呀,拉得这么痛快”薛老大苦苦说道:“有啥子好羡慕的哦,裤儿还没脱呢。”

DSC08662.jpg (253.49 KB, 下载次数: 1)

DSC08662.jpg
316
发表于 2016-3-14 12:18:48 | 只看该作者
帖子很精彩,就是难得等。看了这片段,以前都忘了。
317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8:01: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布加迪 于 2016-3-14 12:18 发表
帖子很精彩,就是难得等。看了这片段,以前都忘了。




那就每次从头开始看一遍嘛··············
318
发表于 2016-3-15 09:27: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不能没有谁 于 2016-3-14 18:01 发表




那就每次从头开始看一遍嘛··············

队长真神人,我硬是照你说的做了,把帖子重新看了一遍是我自己笨还是队长太聪明,我想静静地思考一下
319
发表于 2016-3-15 17:02: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布加迪 于 2016-3-14 12:18 发表
帖子很精彩,就是难得等。看了这片段,以前都忘了。

这种节奏,只能长叹一声——唉!
320
发表于 2016-3-15 20:49:23 | 只看该作者
校长就是校长! 教科书般的装逼范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峨眉山喜路自行车队论坛

GMT+8, 2024-6-4 08:59 , Processed in 0.0781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