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显示图片(定期更新)

峨眉山喜路自行车队论坛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不能没有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川滇藏骑行记(巴塘、白玉、贡觉、芒康、梅里雪山)

[复制链接]
271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9:58:25 | 只看该作者
过了垭口便到了雪山的另外一面,雪越下越大,换上抓绒防风的手套,开始下山,在白茫茫的雪色之中看见路边有位放牧的小伙子,跑上去询问到阿旺乡还需要多久,他用生硬的汉语对我说,你们估计要八点以后才能到阿旺乡了,是呀做的骑行攻略上也显示还有一座4650米的垭口需要翻呢,这鬼地方手机也没有信号,不然可以上网查一下了。在一个小海子边翻过长近一公里的小坡后开始了连续下坡。

DSC08300.jpg (305.83 KB, 下载次数: 0)

DSC08300.jpg

DSC08302.jpg (282.89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02.jpg

DSC08304.jpg (290.41 KB, 下载次数: 0)

DSC08304.jpg

DSC08305.jpg (343.75 KB, 下载次数: 0)

DSC08305.jpg

DSC08308.jpg (271.64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08.jpg

DSC08309.jpg (276.82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09.jpg

DSC08311.jpg (306.25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11.jpg

DSC08314.jpg (271.62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14.jpg

DSC08319.jpg (304.59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19.jpg

DSC08322.jpg (271.39 KB, 下载次数: 0)

DSC08322.jpg

DSC08323.jpg (315.57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23.jpg

DSC08326.jpg (305.33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26.jpg

DSC08328.jpg (302.48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28.jpg

DSC08332.jpg (357.28 KB, 下载次数: 0)

DSC08332.jpg

DSC08333.jpg (357.78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33.jpg

DSC08336.jpg (353.78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36.jpg

DSC08337.jpg (320.11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37.jpg

DSC08341.jpg (366.96 KB, 下载次数: 0)

DSC08341.jpg

DSC08344.jpg (431.79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44.jpg

DSC08346.jpg (416.11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46.jpg

DSC08348.jpg (323.5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48.jpg

DSC08349.jpg (398.65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49.jpg
272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20:01:54 | 只看该作者
18点半,在路边遇见一群藏民在路边烤火,跑上前去询问到目的地的情况,他们的汉语实在是不敢恭维,表达了半天,大概意思是七点过能阿旺乡,得知消息心中窃喜,立马有了干劲。(后来经过分析,藏民的意思应该是,摩托车骑的快能在七点多到达阿旺乡。杯具~~~)

     19点.海拔4300左右遇见一个岔路口,正好有一辆皮卡车从路口开了出来,赶紧跑上去询问,得知这个岔路口就是书记所说的木协乡过来的那条路。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慢慢地开始缓缓地上坡,阿旺乡依然没有任何踪迹,精疲力竭的老7指着前方的山腰对我说,看!有灯光,顺着老7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半山之间隐隐约约是有一束灯光,这灯光正朝着山上缓慢移动着,草!这不就是刚才在岔路口遇见的那辆皮卡车吗,看来这就是那座4600多米的垭口吧。

DSC08350.jpg (367.43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50.jpg
273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20:10:22 | 只看该作者
原本以为阿旺乡就在不远的将来,于是让平凡和雪碧哥走在队伍的前面,去提前联系食宿,不一会对讲机传来雪碧哥那鬼哭狼嚎的声音,“队长,队长,能不能听见呀?”
      我拿出对讲机重复地回答了好几次,让他有什么事情就说。结果他依旧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相同的话。转过一个弯,看见了手电筒发出的微弱灯光,原来你们在这里呀,几百米的距离,对讲机怎么就趴窝了呢,看来功率太小了呀。一问得知,平凡仍然想继续领头往前,而雪碧哥看见天黑了下来,执意要等我们到了一起走。看表已是晚上八点多了,连续骑了十多个小时的车了,中午也没吃什么东西,经过了几十公里的烂路上坡,在垭口那段飘雪寒冷的路段,大家体力消耗都比较大,此时的我们已快偃旗息鼓,要是在前方有一户人家那才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但又想了想,这海拔4400余米的地方哪里来的什么人家呀,意淫没有选对地方呀。

     继续这样走了半小时左右,突然身后传来汽车马达的声音,大家都停下车,扭过头望着黑漆漆的山谷,老7学起了铁道游击队,耳朵贴着路面,闭着眼睛聚精会神听着什么,不一会一束光照射了过来。
    “恩!这个声音应该是一辆汽车。”老7显得有经验地回答道。
    “麻痹!汽车都开到你面前了,你还在听个锤子哦。”
     救命稻草的到来大家都显得异常激动,老7情绪激昂地站在公路中央朝着车车呐喊着,走近一看原来一辆双排座的货车,还有一些眼熟,仔细一瞧,原来这辆就是我们在快到垭口时遇见的那辆车。雪碧哥跑过去和司机谈价格。
     “师傅,给我们拉到阿旺乡多少钱呀?”
     “三百块”
     “这么贵,能不能便宜一些。”
     “最低两百了,你们这样骑下去,到阿旺乡至少都要十一点多去了。”
     “一百块行不行。”雪碧哥继续砍价。
     “两百不能再低了。”司机说道。
     “不干算,走走走。”雪碧哥愤慨的说道,并打着手势让司机走人。
    没等我们反映过来,汽车已启动开走了鸟。
    其他人赶紧过去问雪碧哥是怎么回事,了解情况后,另外几个筋疲力尽队员说道,两百不贵呀,这么晚了,就算到了阿旺乡也很难找到住宿呀,你怎么放司机走了呢····

   平凡悠悠地仰望着长空,声情并茂地念道:“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呀。”

DSC08352.jpg (366.27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52.jpg

DSC08354.jpg (327.81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54.jpg
274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20:12:22 | 只看该作者
百念皆灰心灰意冷时,大家发现上方又照射过来一束光,原来这是一个回头弯,于是大家用手电筒朝着汽车照射过去,并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朝着司机吼去,好心的藏族司机不忍听见我们那肝肠寸断的呼喊声,把车停了下来。大家赶紧推着车朝着汽车狂奔而去,快速把车车逐一扛上车厢,生怕再发生什么变故,雪碧哥资格老,座副驾驶,后排比较宽敞,我们四个人座着也不怎么拥挤。
     四个轮子的车车就是跑的快,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垭口,雪碧哥精神还比较饱满,不断地和司机谈天说地,司机听着峨眉话来很是吃力,偶尔还转过头来问雪碧哥说的是什么意思。山路崎岖,司机又开的比较快,坐在后排的我们心里很是担心,都让雪碧哥不要和他吹牛了,可雪碧哥似乎没有听见,继续和司机聊天。
    “师傅今天在垭口遇见你拉这么多人是去哪里呢?”
    “雄松乡。”
    “师傅,你车开的不错嘛,速度快,还比较平稳。”
    “恩!一般嘛,今天下午喝了酒,不然还可以开快一点。”
     什么?还喝了酒!?草!别开玩笑了,我赶紧把手从座椅之间的间隙伸了过去,“啪!啪!”上去就是两巴掌,让他不要再影响司机开车了,这大半夜的,安全第一呀。

DSC08357.jpg (442.66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57.jpg

DSC08361.jpg (290.79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61.jpg
275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20:13:36 | 只看该作者
接近九点时到达在省道501边上的阿旺乡,把车卸下就赶紧去寻找乡政府,在岔路口路过一个派出所设置的检查站,老规矩,盘查,逐一检查登记身份证。里面有两位警察是四川人,得知我们的情况后,让我们进屋去烤火,并告诉我们乡政府没有住宿,带着我们去斜对面的小院子,说是这里可以住宿,叫开了门,住宿是有,但条件很是一般,而且又停电,卧槽!怎么又停电,山岩乡、敏都乡、雄松乡都赶上停电,哎!有什么办法呢,这鸟不生蛋的地方能找到住宿就很不错了。
     这里没有提供餐馆服务,警察说镇上的哪家川菜馆估计已经关门了,于是又带着我们去隔壁,是一家藏餐馆,别人都准备休息了,还是起来给我们开门,只有面条、酥油茶。一人来一碗吧,总比让人头晕的方便面要强一些吧,我和老7吃不来酥油茶,跑去柜台上弄了一瓶旺仔牛奶,一饮而尽,又累又渴呀。不一会面条端上桌来,味道很是一般,但为了填饱肚子憋着气还是吃完了,五地主尝了几口,难以下咽,终止了吃面的动作。吃完面返回旅店都已是十点多了,我和平凡脸、脚什么的都没有洗,脱去外套就躺下睡觉了,原本打算在阿旺乡休整一天的,看这个条件还是作罢,明天终于能骑上省道了,但愿路况要好一些吧。
          隔壁传来老7和雪碧哥谈论铁石镇的声音····

DSC08365.jpg (296.84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65.jpg

DSC08366.jpg (278.41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66.jpg
276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20:15:12 | 只看该作者

   夜色朦胧,空气里弥漫着破晓时的寒气,河边泥地上那片犬牙交错的野草也已掩盖上了晶莹的露珠,河道里起了晨雾,像是挂在空中千万条少女蝉翼般的白纱,河边的吊脚楼、篱笆、竹林都蒙在洁白朦胧的轻纱薄绡里,显得飘渺而神秘,一艘夜航的小船在乡卫生院背面的堡坎下解开缆绳,缓缓地向着上游飘去。在一盏幽暗的马灯照射下,影影倬倬能辨清船上一行有三人,在驶出铁石镇上码头数几百米后,河心出现了高耸的桥墩,三座高六丈的桥墩由全条石砌成,桥面为预制板,宽六米,长约百余米,这座名为“交通桥”的大桥,孤零零地横跨在黄沙河上,桥两边也没与之相对应的公路。

     六十年代中期,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尤其是能源、军工等方面的大批技术骨干组成的十万大军从四面八方涌向三线——祖国的大西南,由此拉开了三线建设的大幕。在中央三线建设大转移中,铁石镇被选为了一个接受点,当时决定在此建三座军工企业,其中一座就选址在铁石镇对面的高峰寺。这座据说是专门生产铀的核工厂,计划在高峰寺山下打洞进去,然后在山洞里建厂。修路先架桥,筑桥先头部队奉命先期进入,在铁石镇黄沙河上游200米上架设桥梁一座。当时铁石镇还没有公路,所有建桥设备全部经岷江从黄沙河运送至此。其中最庞大最笨重的是一台苏联造的50千瓦柴油发电机,船到达铁石镇水码头后,密密麻麻去了上百人的队伍,如同蚂蚁搬家一样,好不容易才把它搬运到了施工现场作为动力和照明之用。大桥于1965年开工,铁石镇上许许多多的人都加入了修桥队伍。
    第二年即遇文化大革命,桥工队中的造反派起来把领导权夺了,当时在施工队负责安全保卫的一个团级军官也被弄来批斗游街。就在大桥快要完工,东岸最后一根桥桩即将完成的时候,桥工队负责人被通知回去参加紧急会议,会上告知因为工厂图纸丢失,总工程师自杀,此工程立即取消。当时整个工程的保卫保密程度极高,就连县市级公安部门也没介入,而由中央直接指派专人负责的。至今,只有这座修建极为牢固的公路大桥屹立在黄沙河上,成为了铁石镇三线建设这段历史的唯一见证。

    关于这段交通桥的历史,也都是老7在闲聊中为小翠讲述的,小船上一对母女蹲坐在船中央,一前一后各倒放着两个背篓,里面用编织袋装着赶集摆摊兜售的各种小百货,船尾一位留着络腮胡的中年男子,正在有节奏地划着双桨。这是小翠一家去黄沙河上游的松林乡赶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的颜色,渐渐地鱼肚变成淡红色,朝霞像害羞的新娘,缓缓地从崇山里升起,金色的霞光,犹如一只神奇的巨手,徐徐拉开了柔软的雾帷,整个大地豁然开朗起来。暖暖的阳光穿破阵阵迷雾,映射在小翠清秀的脸庞上,绿竹夹岸,青峰涌翠,水清波平,小翠望着岸边连绵起伏的群山,心中若有所思。和老7交往也有近三年的时日了,双方父亲彼此都比较满意,小翠和老7也经常在茶余饭后牵手漫步于黄沙河边,老7也经常为她谈起学校里的趣闻乐事,她和老7哥虽谈不上如胶似漆但也算是情投意合,今年老7也有二十五岁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为何迟迟没有对自己提起娶嫁之事呢?那天在表哥家一同吃饭,杨所长就当着小翠的面问过老7什么时候能喝上喜酒,结果老7连一句搪塞的话也没有,连忙举起酒杯让大家喝酒,难道他有什么难言之隐?

    此刻在铁石镇中学,黄莺正拿着一截细竹丫做成的教鞭在水泥黑板上指指点点,两年前在县教育局办的代课老师培训班那几个月的日子里,黄莺起初对来自乡下的老7并没什么好感,但经过不断的接触,发现这位个子中等,皮肤黝黑的年轻人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木头木脑、呆板无趣,相反老7少年老成的性格比起那些乳臭未干,少不更事的同龄人来说,形成泾渭分明的对比。黄莺很快发现了他的这种气质,他俩有时在一块讨论当天老师讲过的一些知识,或者是一本共同看过的小说、音乐等等。班上的同学一度曾议论过他们的长长短短。但老7当时并不敢想这种事情,他和黄莺相比,有难以克服的自卑感,不是对于个人而言,而是指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这些方面而言。黄莺的父亲是南下干部县武装部部长,他母亲也是县糖酒公司的财务主任,而自己呢?铁石镇上普通的一介草民罢了。
    原以为培训班结束后,两人便会各奔东西,但生活有时候就是很奇妙,世间遍布巧合,这些巧合构成了相遇、离别与重逢,这些巧合拼凑起来成了你我现在的故事,人们所经历的故事,不外乎如此!在铁石镇老7和黄莺不期而遇,通过在铁石镇两年的接触,老7把她平静的内心世界彻底搅翻了,老7的性格、眼界、聪敏和精神追求都是她很喜欢的。军人出身的父亲把女儿安排在这穷乡僻壤的铁石镇是为转为公办教师做准备,再过上一年,就会调回县城省重点第一中学,万事俱备只需等待了。

    残阳依山,太阳收敛起刺眼的光芒,一抹殷红色的夕阳照在西边的山峦之上,湛蓝的天空浮动着一片片的白色云朵,它们在夕阳的辉映下呈现出火焰一般的嫣红。风儿吹皱的河面,泛起了层层涟漪,折射着殷红的霞光,像撒下一河红色的玛瑙,熠熠生辉。落日的光芒照在铁石镇那参差不齐的青瓦房顶上,万籁俱寂的小镇沐浴在落日的余辉之中。各家各户的烟囱已冒出袅袅炊烟,老7坐在小翠家吊脚楼下的一块石板上,右手夹着一根红芙蓉,不时探着身子朝着交通桥方向张望着,在夕阳快要落山时,小船终于靠了岸,老7是来接小翠的,昨天就说好了去杨所长家吃饭。还没等系上缆绳,小翠就跟着老7提前走了,穿过一条百余米的水巷子便进入了镇上的主街,王地主端着碗蹲在供销社的偃坎边正吃的津津有味。
    “哟!原来是你们两个嗦,我还是以为是哪里来的小两口呢。”地主有意调侃道。
    “地主嬢嬢不要逗起闹嘛,一个人在吃啥子好吃哦。”
    这时,不知从哪儿跑来一条土狗,在地主身边转来转去摇着尾巴。
    “滚开,这个狗日子,老娘的肉还不够吃呢。”一边说一边伸出脚去踢狗,偃坎上生了不少青苔,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哐当”左手拿着的搪瓷碗扣在了青石板上,土狗见状一下子扑上去吃了起来。
    “我日你个先人板板,老娘的晚饭呀,打死你个狗日的。”土狗见势不妙夹着尾巴溜掉了,跌跌撞撞的地主拿着一双筷子撵了一段距离,便又停了下来,叉着腰气喘吁吁地大口吸着气。
此时老7和小翠也已走远,正走到烟草市刘寡妇家门口,大门紧锁,门板缝透出一束束昏黄的灯光,里屋传来薛老大的声音。
    “今天喊你给我买的眼药水在哪儿哦?”
    “咦,小翠你听见没有,有男人的声音,这刘寡妇不是一个人住吗?”老7满腹狐疑,想走过去探明究竟,也许由于中午吃了不少红苕,“卟~~~~~~~”老7放了一个很长的响屁。“快走吧,管什么闲事。”小翠拖着老7快步朝着乡政府走去。
    “拿去,眼药水,医生说一天三次,一次滴三滴就可以了。”刘寡妇把药水递给薛老大。
    薛老大前段时间不知在哪儿惹上了红眼病,在镇上的老中医哪里拣了几付中药,中西医结合,所以又去卫生院弄了几瓶眼药水。
    薛老大坐在条凳上瞪大眼睛,对着房梁上挂着的那盏暗淡的白炽灯滴了一滴,闭上眼睛转了转眼珠子,再睁开眼,一片漆黑,突然什么都看不到了。
   “他妈的,这是买了啥子眼药水哦?老子的眼睛都瞎了!啥子都看不见了呀!”
    惊恐失色的薛老二被吓得魂不附体,顿时从凳子上摔了下来,身前的桌子也被掀翻在地,坐在地上声嘶力竭地嚎啕大哭起来。
      这时,刘寡妇在一旁破口骂道:“你个狗日的瓜娃子,停个电都把你吓成这个批样子!

DSC08368.jpg (291.33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68.jpg
277
发表于 2016-2-18 15:16:04 | 只看该作者
278
发表于 2016-2-18 22:00:48 | 只看该作者
好风光,好线路,好骑手!
279
发表于 2016-2-19 16:27:04 | 只看该作者

淋神威武~

淋神真心威武,给力!
280
发表于 2016-2-23 11:01:31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人为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峨眉山喜路自行车队论坛

GMT+8, 2024-6-2 19:08 , Processed in 0.0625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