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显示图片(定期更新)

峨眉山喜路自行车队论坛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2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年10月30日(周六)08:30木城骑行计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23:4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木城骑行计划

时间:2010年10月30日(周六)08:30准时出发不等人

目的地:夹江县木城镇


里程:27公里左右(单程)

集合地:喜路车行  


路线:峨眉--双福--南安--木城【午饭】--南安--青衣江沿江小道——夹江旧大桥桥头——界牌——双福——峨眉  


行程计划: 骑到木城吃饭游玩,之后返回!

安全提示:    峨眉——双福,路上车多,靠边行驶,双福——木城,弯道较多,注意避让车辆,! 放破时注意控制速度,尽量靠右行驶  青衣江沿江小道道路狭窄,注意骑行安全,夹江旧大桥——峨眉,车多速度快,请遵守交通规则。 请听从指挥,服从安排,记得带头盔等防护用具!

                               
友情提示:莫以快慢论英雄,平安抵家才光荣!   







备注:骑行有风险,责任自承担;遇雨取消。

特别提示:参与骑行活的的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骑行活动本身具有不可预计的危险性,购买保险自愿,参加活动的人员在参加活动时请注意安全,并对由此产生的后果、责任和义务充分考虑。骑行活动的性质属于网友自愿自发结队出游,参与者的安全责任由参与者个人自负,本人在知道和了解的情况下自愿加入这次活动,如果因意外事件造成的人身伤害及死亡,与他(她)人无关,没有任何人和单位对此意外事件负责任,但队员之间应尽最大努力营救。
PS: 骑行活动每位骑友必须佩戴头盔,手套,眼镜等防护用具~ 还望各位严格遵守~ 拒不执行者将不得参与车队骑行活动!
     
参加骑行活动者,需认真阅读--喜路车队骑行注意事项及车队免责声明 (点击下面链接)                                
http://emsxl.vicp.net/viewthread.php?tid=11



特别注意事项参加骑行活动的骑友必须佩戴头盔,否则不得参加骑行活动!




木城古镇的故事  


一、木城的古训
      从四川夹江西行4公里就到了千佛岩,再往西北10公里左右隔江就可以远眺木城。
      在青衣江东岸乘做渡船抵达西岸,那棵遮天避日的黄桷树下就是木城水码头。在码头傍边有堵白墙,墙面虽然显得斑驳,但仍有一行醒目红色大字,字迹虽然有些退色,但它迄今为止依然是木城最重要的警示图腾:“关门熄灶,相互关照”!木城是一户一户人家,一个一个四合院,一座一座祠堂,一条一条街道,一根一根木料连成穿斗房的古镇,任何一个家庭和个人对火的差错和疏忽都有可能给一户人,一族人,一条街,一个镇带来灭顶之灾。现实的防火责任把整个木城的男女老少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二、骄傲的历史
      代玉祥是笔者在木城寻访的本地长者,他76高龄,耳聪目明,已经四世同堂,年轻时曾经参加过土改,担任过乡武装队长,木城区青年干事。他介绍木城在唐朝就已经设县。据史书云,唐武德元年(618年),在洪雅县设置犍州,管领南安(治所在今夹江木城镇)、平乡(治所在今县内罗坝镇)二县。这是史书中木城最早的记载。
      木城位与清衣江西岸,是夹江县辖古镇,也是青衣江畔著名的水上枢扭,历史上有五口(张口、泸溪口、黑林口、两路口、堰冲口)共木城的说法。
      公元1644年称帝大顺的张献忠剿四川,野史时载四川平原"流血漂杵,骨山血海""千里无烟,空如大漠",在随后四年间张献忠屠杀川西平原良民的暴行逐渐向丘林地带延伸。向西屠杀了大邑县丛林深处开化寺的两万僧尼,向南杀开了乐山、峨眉、洪雅的通道,就在向西南屠杀的罪恶进程中,又踏平了夹江、土门。当张献忠的部队杀到青衣江边的时候,发现南安(今木城镇)筑木围城、森严壁垒、隔江对恃!全镇两千余镇民同仇敌概、众志成城!张献忠的部队围城数月,久攻不下只得匆匆撤兵。两千多木城的镇民靠他们团结和勇气抵挡住两万余人的部队,在大顺戡乱时期,张献忠的部队始终不得入城。这就是木城的来历,木城的光荣历史就这样被载入史册,成为古镇文人墨客茶余饭后、亲朋聚会、过年过节永不疲惫的话题------
三、古朴的民风
      木城古朴的民风建立在防火联盟的责任之上,也许您的行为会伤害我的利益,也就认同了这样一个公理,我的行为应该惠及您的利益。防火的意识从娃娃抓起,劳动的意识从娃娃抓起,教育娃娃不能从小好逸恶劳(种瓜得瓜,老师就夸);教育年轻人要自食其力(早睡早起、存谷烂米;晚睡晚起、懒狗懒鸡)。而对成年人的要求就是要承担家庭责任,赡养老人。镇上邻里矛盾由德高望众的老人协调、劝说和公断。在这种民风熏陶之下,数百年来木城没有出现过一个本地的小偷和劫匪,偶尔外来的小偷和劫匪混入木城作案,每每的下场是百步之内必被生擒,木城人一听到抓小偷、劫匪就千人空巷、喊声震天!木城人幽默地说我们的喊声比警报器还恐怖,不少小偷甚至不是被抓到的,是被那震天动地的呐喊吓软了腿。
      每当春节,外出打工的木城人回到家乡谈起城里人的故事,他们常说100个木城打工人的收入赶不上一个城市中的小老板;但100个城市人抓小偷的本事不及一个木城人,这就是明哲保身的文化和疾恶如仇民风的不同之处。
     漫步在木城后街的石板路上,您会感悟到这是一个老年人的世界。平时,十有六、七的家庭关门闭户,在开门的住户门前通常只有一两个老人依门而坐,或聊天晒太阳,或闭目养神,只有在礼拜或者傍晚才能看见小孩身影。在一个露天棋牌活动所,笔者看见了玩纸牌的长者,他们绝大部份是70高龄以上,鲜有年轻人。后街的清代木建筑谈不上有特别的建筑价值,但即便是木城这样的木结构建筑,四川的城镇已经鲜见,况且木城的上街、下街木屋都基本保存完好,木城木结构的房子尚存70%左右。木城的木屋没有阆中古镇的高大和精美,但决不小于黄龙古镇的规模,只是它没有黄龙的人气与名气。是保存这些古老的建筑还是再造一个全新的城镇是目前摆在古镇面前的另一个困惑




















1.jpg (332.03 KB, 下载次数: 54)

1.jpg

3.jpg (77.78 KB, 下载次数: 49)

3.jpg

4.jpg (131.22 KB, 下载次数: 50)

4.jpg
●沙发●
发表于 2010-10-27 22:22:39 | 只看该作者
这哈子老古就不用跑路了
┳┳ 板凳┳┳
发表于 2010-10-28 17:42: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深水潜望 于 2010-10-27 22:22 发表
这哈子老古就不用跑路了
嘿嘿 是的 该他们跑路了
━━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9:10:34 | 只看该作者
老古先到峨眉,然后和我们一起去木城撒·····
5
发表于 2010-10-29 11:02: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不能没有谁 于 2010-10-28 19:10 发表
老古先到峨眉,然后和我们一起去木城撒·····
要的
6
发表于 2010-10-29 18:46:44 | 只看该作者
老古太猛了
7
发表于 2010-10-29 18:58: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涯慢行 于 2010-10-29 18:46 发表
老古太猛了
猛的是你们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峨眉山喜路自行车队论坛

GMT+8, 2024-6-2 17:08 , Processed in 0.0781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