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显示图片(定期更新)

峨眉山喜路自行车队论坛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欧阳南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圆梦川藏318

[复制链接]
284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07:49: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雨声 于 2014-7-24 22:51 发表
一些地方的景色是不太看得出是雪域风光。
但蓝天白云会传递出一些讯息,像你说的,太干净、太纯净。。。。。。。。。
http://emsxl.vicp.net/attachments/month_1407/20140724_e8c4c7245929ff3d0d04Y4IMZ8v4CzHD.j ...
正因为此,才特别感叹西藏江南名副其实。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06:51:58 | 只看该作者

30.jpg (295.4 KB, 下载次数: 15)

30.jpg

30.jpg (295.4 KB, 下载次数: 13)

30.jpg

31.jpg (324.19 KB, 下载次数: 14)

从米拉山假垭口高处回望来时艰难路。

从米拉山假垭口高处回望来时艰难路。

33.jpg (178.65 KB, 下载次数: 14)

奇特的天象——日晕!

奇特的天象——日晕!

34.jpg (317.61 KB, 下载次数: 14)

终于到达米拉山垭口!

终于到达米拉山垭口!

35.jpg (328.8 KB, 下载次数: 19)

下山之后的一段平路,公路两旁景色不错。

下山之后的一段平路,公路两旁景色不错。

36.jpg (327.04 KB, 下载次数: 15)

独特的草原景观。

独特的草原景观。

37.jpg (317.67 KB, 下载次数: 14)

快到达扎西岗村。

快到达扎西岗村。

38.jpg (278.35 KB, 下载次数: 13)

良田万顷的景象。

良田万顷的景象。

39.jpg (291.35 KB, 下载次数: 15)

平畴沃野,土地肥沃。

平畴沃野,土地肥沃。

40.jpg (269.43 KB, 下载次数: 11)

墨竹工卡就要到了!

墨竹工卡就要到了!

41.jpg (281.21 KB, 下载次数: 15)

远处右侧被指示是松赞干布的出生地。

 远处右侧被指示是松赞干布的出生地。
282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06:47:08 | 只看该作者

170.jpg (269.54 KB, 下载次数: 17)

出松多之后,沿着尼洋河源头骑行。

出松多之后,沿着尼洋河源头骑行。

170.jpg (269.54 KB, 下载次数: 16)

出松多之后,沿着尼洋河源头骑行。

出松多之后,沿着尼洋河源头骑行。

171.jpg (311.19 KB, 下载次数: 15)

开始平缓的路段还行。

开始平缓的路段还行。

174.jpg (297.04 KB, 下载次数: 14)

邦杰塘草原路段。

邦杰塘草原路段。

175.jpg (265.69 KB, 下载次数: 12)

这里可以看到米拉山假垭口了。

这里可以看到米拉山假垭口了。

176.jpg (304.03 KB, 下载次数: 15)

渐渐的吃力的翻越假米拉山垭口。

渐渐的吃力的翻越假米拉山垭口。

179.jpg (293.28 KB, 下载次数: 13)

沿途又看见整齐划一的藏式民居,依然怀疑是政府行为。

沿途又看见整齐划一的藏式民居,依然怀疑是政府行为。

180.jpg (335.72 KB, 下载次数: 14)

这一带的公路景色独特。

这一带的公路景色独特。

184.jpg (283.27 KB, 下载次数: 16)

墨竹工卡街景。

墨竹工卡街景。

185.jpg (346.2 KB, 下载次数: 14)

夕阳西下的墨竹工卡。

夕阳西下的墨竹工卡。
281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06:40:18 | 只看该作者
圆梦川藏318之二十四——墨竹工卡且留步 米拉山高勿小觑
    以波尔攻略推荐线路,最后两天行程不主张一分为二。建议直接从松多杀到拉萨,理由是每个骑行者都会因为拉萨的到达而激动,因此忽略176公里的远路程,但我们量力而行,不想按照攻略的推荐行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把骑行318的过程看得比到达目的更重要!这是理念上我们不认同波尔的根本区别!

    我们偏偏就要把波尔推荐的一天到达拉萨拆分为两天——第一天先从松多到墨竹工卡,第二天再从墨竹工卡到拉萨。
    14号早上7.30起床,8.10出发,下午6点到达墨竹工卡,说明我们的计划正确,若要急急忙忙到达拉萨,必定会累得不行。因为从松多到墨竹工卡只有百余公里,行程较为宽松,不用着急很早起床(若是一天赶到拉萨必须6点早走,而且到达拉萨差不多应该是晚上了)。待我们8.10出发,整个旅店早已空无一人,绝大多数人都按照攻略行事早早出发了。我们不慌不忙慢慢吃了早饭上路,百余公里的路上基本上只有我们三人和另外两个湖南的骑行者。
    吃早饭时不慎将葡萄糖针液玻璃管敲碎的玻璃碎屑弄到眼睛里,心里非常着急,想着如果眼睛出了问题,岂不是在最后要紧关头功亏一篑,抱憾终生!(自从胡大爷推荐早上服用葡萄糖针液,就基本上照此办理,唯独这次不慎玻璃碎屑搞到眼睛里面。)
    当时让奶牛他们帮忙看看是否眼里有碎屑,他们说没有,但我却觉得眼睛很难受,不舒服——俗话说眼睛里揉不得沙子——这种非常敏感的部位是不会欺骗我的知觉的。虽然这样,我却不能因此一个人停下,(再说即使停下小小松多也没有治疗条件,也还得赶到墨竹工卡医治。)只得咬咬牙与他们一道出发。(后来一路上依然感到眼睛发痒不适,最终到了墨竹工卡才算慢慢消失,让我有惊无险一般后怕。)
    出门之后,空荡荡的路上只有前后我们五人不紧不慢的骑行。先是缓上坡,还可以承受,但骑着骑着渐渐感到体力不支,而且风特别大,我们感到气喘。是不是海拔升高缘故?同时脚板心发冷——之前从没有遇到过的情况。
    越往上走越感觉吃力,不得已途中休息好几次。慢慢的可以看到一个垭口,似乎快到米拉山垭口了,(米拉山高5000多米,既是川藏线13座4000米以上仅有的两座超过5000米以上的高山其中一座,也是2000多公里川藏线上最后一座高山。)但我们没有上当,因为攻略提醒过,那是一个假的垭口,翻过去后还得走好几公里才到达真正的垭口。因此我们没有一下子兴奋起来,而是脚踏实地慢慢登攀。不过从眼睛可以看到的假垭口的地方骑行,绕过很大一个转弯处再慢慢爬上假垭口的一段路,却已经把我们搞得疲惫不堪,几乎又要完全崩溃——当然,奶牛与河马年轻,他们走在前面,或许没有我这样的体会。
    我一个人掉在后面,骑得很是吃力,好在那两个湖南人也累得不行,渐渐与我为伍。他们一个大约接近50 ,另一个约30左右。骑到后面,30的那个慢慢超越了我,但50的那个却远远的掉在我的后面——这样至少在心理上给我一点安慰——我还没有落到最后!
    就这样夹在五个人前后之间,一步一步非常吃力的慢慢逼近假垭口。偏偏这时风特别大,差不多是从没有遇到过的大风,刮得我顶风骑行困难无比。不过就在我艰难骑行的时候,头顶出现了罕见的天象——日晕——湛蓝的天空里,一个内红外紫的彩色光环包围了太阳,令我惊讶不已,连忙停下用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一幕。
     拍下独特的日晕天象后,总算翻过假垭口,心想这下应该离真正的垭口不远了,哪晓得,就这短短的几公里陡坡却让我几乎彻底崩溃——差一点就打算投降推车!此刻用波尔攻略上一段话来形容最恰当不过——“我们最后的一座山,可爱的米拉山口,美丽的米拉山口,川藏线最难的山,川藏线最容易的山,我恨不得踢她两脚的山,我恨不得痛哭一场的山......”总之,艰难翻越米拉山让我刻骨铭心,没齿难忘!
     终于,经过少有的爬坡煎熬,中午1点,我总算到达米拉山真正的垭口!其时又累又饿,想在垭口小卖部买红牛,八宝粥都没有,只好饿着肚子赶紧下山。奇怪的是下山同样风大。长长的下山路,大风彷佛蛮不讲理,活生生要把人刮倒才心安理得。之前在红龙前曾经被大风不幸刮倒,记忆犹新,也因此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般的对大风倍加小心。由此上坡慢于奶牛他们,下坡同样慢于他们。但出于安全考虑,我只能宁愿一个人慢慢下坡,也不愿意重蹈覆辙再度被风刮倒。
    小心翼翼走过下坡路,与奶牛他们汇合后(他们在前面等我),下午2.30到达日多,我们都饿得不行,一致赞同吃过午饭再走——我们选择了一个纯粹藏式小餐馆吃面。其间进来几个年纪40多的藏族汉子,从他们的穿着和言行举止看得出来,他们应该是藏族上流人士,他们非常热情与我们攀谈,还力邀我们喝他们特制的酥油茶——藏人对汉人的热情友好令我们十分感动!
    饭后继续赶路,走过扎西岗,发现这一带景色非常美丽。公路两旁,平畴沃野,良田万顷,一派川西坝子富庶膏腴之地的感觉。这样的景色一直差不多持续到墨竹工卡,但不清楚的是快接近墨竹工卡时,发现好几处都有指示牌表明有松赞干布出生地,而我们却急于赶到墨竹工卡没有停下来。
下午6点到达墨竹工卡,居然为找旅店犯难——绝大多数骑行者都未在此住宿,故这里的旅店很少,最后找到汽车站附近的小旅店总算解决了住宿问题。
    比较工布江达和墨竹工卡,城市虽然也差不多同是独街,但房屋建筑卫生整洁等后者略好于前者。不管怎么说,因为我们的特立独行,不机械教条的按照攻略行事,分别见识了工布江达和墨竹工卡,增添了我们的骑行足迹,看到了更多的西藏风貌,何乐不为?
    正是:过程更甚目的地,川藏终点不须急!(未完待续,敬请继续关注!)


28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5 20:43:54 | 只看该作者

167.jpg (271.5 KB, 下载次数: 8)

松多镇,街面格外宽敞。

松多镇,街面格外宽敞。

168.jpg (333.7 KB, 下载次数: 11)

满大街的餐馆,一家挨一家。

满大街的餐馆,一家挨一家。

169.jpg (294.38 KB, 下载次数: 12)

不得已我们住进的“秦川客栈”,居然没有卫生间,让我极度无语!

不得已我们住进的“秦川客栈”,居然没有卫生间,让我极度无语!

25.jpg (310.04 KB, 下载次数: 10)

这个“四古景点”,除了导游拉来旅游团体,没有更多的游人驻足。

这个“四古景点”,除了导游拉来旅游团体,没有更多的游人驻足。

26.jpg (428.66 KB, 下载次数: 10)

倒是这个独特的吊桥让奶牛他们感兴趣。

倒是这个独特的吊桥让奶牛他们感兴趣。
279
 楼主| 发表于 2014-7-25 20:38:23 | 只看该作者

157.jpg (345.38 KB, 下载次数: 10)

就是这块独立湍急的江中的大石块,被称为“中流砥柱”。

就是这块独立湍急的江中的大石块,被称为“中流砥柱”。

157.jpg (345.38 KB, 下载次数: 12)

就是这块独立湍急的江中的大石块,被称为“中流砥柱”。

就是这块独立湍急的江中的大石块,被称为“中流砥柱”。

159.jpg (374.35 KB, 下载次数: 10)

沿途风景蛮好,尤其是这种菜花春天景象我特别钟爱,哪怕拍摄这些照片让我掉队也无所谓。

沿途风景蛮好,尤其是这种菜花春天景象我特别钟爱,哪怕拍摄这些照片让我掉队也无所谓。

160.jpg (439.8 KB, 下载次数: 9)

这些清一色的漂亮的藏族民居,我总怀疑是政府行为,不是藏人自己所为。

这些清一色的漂亮的藏族民居,我总怀疑是政府行为,不是藏人自己所为。

161.jpg (294.29 KB, 下载次数: 7)

金达镇,藏式老屋,熙熙攘攘的赶集藏人,烘托出这个纯粹的藏区小镇独特的民族氛围。

金达镇,藏式老屋,熙熙攘攘的赶集藏人,烘托出这个纯粹的藏区小镇独特的民族氛围。

162.jpg (326.47 KB, 下载次数: 8)

这碗砂锅面我们吃得非常满意!

这碗砂锅面我们吃得非常满意!

164.jpg (452.56 KB, 下载次数: 7)

工布江达到松多百余里的路程,不单我喊受不了,看看这些队友,他们同样疲惫不堪。

工布江达到松多百余里的路程,不单我喊受不了,看看这些队友,他们同样疲惫不堪。
278
 楼主| 发表于 2014-7-25 20:34:26 | 只看该作者
圆梦川藏318之二十三——松多路上强人少 旅店更比饭店少
    工布江达到松多虽然没有什么高山垭口,但海拔升高1000米,都是缓坡,行程近100公里全是上坡路,也够折磨人。13号早上7点起床,8.20出发,下午5点过到达松多,对我而言,太过疲乏,感觉有些受不了。

   离开工布江达出城就是缓上坡。几乎没有什么缓冲之地。奇怪的是状态很差,比起昨天上午完全判若两人,体能精神状态都远不如昨天上午。爬完15公里上坡后肚子痛,忍不住路边方便,之后腹内空空,更是无力蹬车。尽管如此还是得一步一步慢慢往上骑,总体感觉特别累,喘气,无力。
   中午12点,好不容易总算捱到金达镇,该吃午饭了,也可借此机会好好休息一下。好在奶牛他们也刚到达不久,我们随意选了一藏族餐馆,要了砂锅面,15元一碗,我们三人碗面里都有三块以上鸡肉,而且面汤特别好喝——感叹藏族人做生意实在。
   金达镇很小,只是短短的一条小街,好像是逢上赶集天,街上人特别多,而且以藏族人居多。再加上街两旁大多是老式藏族房屋,使得整个集镇显得非常的原生态,非常的体现出藏族本色——这样的城镇才最大化的让人领略藏族风情。
   吃过午饭继续爬坡,基本上掉在奶牛他们后面,一人慢慢在后面坚持,好在奶牛他们倒是差不多走上一段路会等我。一路上注意观察,好像与我体力不支的骑行者大有人在,几乎我前后好些都同样骑得吃力,好几拨年轻人也照样骑得不快,休息时间偏多。这样看来不仅仅是我个人吃力的问题,也许这百余公里的上坡路确实有些考验人的耐力与意志,当然也说明一个问题,骑行318 确实不是说一句话那么简单,必须面对种种困难,首当其冲的便是体力,其次是意志和毅力。不行就是不行,不能回避。区别在于是咬牙挺过去,还是妥协屈服干脆搭车或推车。
   据攻略介绍,去往松多路上,可以看到“中流砥柱”和“四古景点”,说实话,那个“中流砥柱”基本上就当路标而已,没有更多的观光价值——湍急的河水中,一块孤石立于水中,仅此而已。至于“四古景点”,除了旅游团体大巴车下来一些游客外,没有更多游人。再说河对岸简陋的几间房子根本看不出什么名堂,所谓的太昭古城、唐蕃古道、茶马古驿站、清朝古墓群等更不知所云。故此我们只是在那里象征性的停留片刻就匆匆离去,不过在那里倒是有几个旅游团车上下来的游客,看见我们几个骑车的特别钦佩,提出要与我们合影,先是与河马合影,后听说我58 岁了,惊讶之余赶紧又来与我合影。
   离开“四古景点”继续上行爬坡,最后20公里的上坡路,差不多又是崩溃的感觉,无可奈何之际,只得频频休息,屡屡增加休息次数。总之把握一条;再累在苦绝不搭车推车!顶多要么放慢速度,要么多休息几次。为此心里免不了暗自庆幸:还好,离拉萨不远了,再艰苦再劳累也就最后几天了,若是还要再骑上十天八天,很有可能全线崩溃,彻底被压垮。
   一路上我注意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公路两旁好多样式风格一摸一样成排的修建得蛮漂亮的藏式民居,家家都是一楼一底,都有自家小院——知道那是统一规划的居民点,但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家家户户都一个模样?难道每家每户经济实力审美情趣都一致?因此疑心这是否政府行为,要么是输血体现,要么是面子工程。当然没有依据,只能私下猜测。
   下午五点过,好歹终于到达目的地——松多,心里长长的出一口气!
   松多镇也是一条独街,但规划很大气,整个街面估计至少有十米多宽,两旁房屋却低矮,基本没有超过二楼,更凸显街面宽敞。满街的餐馆,一个挨一个,同样打破川人垄断格局,也有陕西人开的饭馆。奇怪的是餐馆与旅店很不成比例,旅店只有独独的两家!略等于独家经营!我们到达之后找住宿没有选择,攻略推荐的南方宾馆早已爆满,我们只得退而求其次,住到对面陕西人开的“秦川客栈”。
   对于住宿一向不是特别挑剔,但眼下这个“秦川客栈”让我极度无语的是居然最基本最起码的旅店条件都不具备——整个旅店内没有一个卫生间!若要方便,对不起,请出门去露天厕所——几张高度不足1.5米的薄木板合围起来,没有屋顶,没有男女之分!——走遍整个318川藏线,大约这是唯一的一个这样的旅店!
   攻略说松多物价超贵,但我们还是得去吃饭,总不能顿顿吃泡面。去了一家川菜馆。与奶牛二人要了水煮肉片,竟然要价50元!后来我用四川话交流,老板才说看在老乡份上,40元。
   饭后我们三人商量明日行程,按照攻略介绍,可以直接从松多杀到拉萨,行程176公里, 虽说既要翻越5000多米业拉山,公里数也偏多,但这样可以满足骑行者达到拉萨的迫切愿望。但我们却否定攻略方案,一致决定只到墨竹工卡! 我们看重的是目的地不是唯一!我们要保持体力,没必要硬拼。与其精疲力尽到达,不如悠哉悠哉享受过程。
    正是:千辛万苦骑川藏,冲刺拉萨何须忙?(未完待续,敬请继续关注!)

277
发表于 2014-7-24 22:51:21 | 只看该作者
一些地方的景色是不太看得出是雪域风光。
但蓝天白云会传递出一些讯息,像你说的,太干净、太纯净。。。。。。。。。
276
发表于 2014-7-24 22:25: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布加迪 于 2014-7-24 10:49 发表

现在出发,明年就能过父亲节了。不然接下来的假期你会更难过,不如去做点有意义的事。

这建议很人性化——在丰富假期生活的同时,又让爱张弛有度。
生活的乐趣就在于此!
升空气球俯拍雅鲁藏布江一事,看来你爱好有异。你适合在飞机上做。。。。。。。。。。
275
发表于 2014-7-24 22:17: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布加迪 于 2014-7-24 10:39 发表

找个伴,自编自导自演《318之恋》,还是现场版的。凭雨主任的三寸之功,完全能实现天天换女猪脚。

想在高海拔地区看一场电影而已,没有想过弄得来桃花朵朵开哈。
不说别的,身体是自己的。校长不要有类似的想法,请爱惜自己的身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峨眉山喜路自行车队论坛

GMT+8, 2024-6-3 05:54 , Processed in 0.0937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