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显示图片(定期更新)

峨眉山喜路自行车队论坛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欧阳南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暮春,两人红原行

[复制链接]
6
发表于 2015-4-30 16:50:46 | 只看该作者
南山你以后出去,可以学着用 谷歌地球 制作海拔高程图,这样就知道海拔的情况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7:13:46 | 只看该作者

19日——三家寨,听藏族大妈讲故事

419,一早离开理县,计划骑行130余公里到达刷经寺。
  凭借想象,一天100多公里不算艰巨,故早晨7点起床,没有特别着急。(旅店老板昨晚很是热心,帮忙拿包扛车,但次日却懒洋洋不起来给我们拿包,至少耽误了我们上路20余分钟,导致我们晚上没能按计划到达目的地。事后颇有些抱怨老板做人不地道。)
  吃过早饭,馒头稀饭鸡蛋,两人9元钱,大约8.40出发。行进几十分钟,蓦然发现,理县竟然两个部分——大约我们住宿的是新城,距新城约2公里处公路边上是旧城,规模显然胜出新城,医院学校车站等均在这里,而且地势稍为平缓,不明白为什么新城反倒建在大山凹里。
  离开理县,一路上依然延续之前公路两旁郁郁葱葱绿色,空气清新怡人,感觉很好。不过一路不起眼的缓上坡,却让我们猝不及防。看似平坦的路段,骑得我们气喘吁吁,筋疲力尽。虽说沿途朴头乡、古尔沟因旅游名声修建得漂亮大气,但我们却无心驻足欣赏,因为赶路,途中就连大名鼎鼎的毕棚沟我们也视而不见,一晃而过,仅仅拍了路标指示牌,以示我们曾经路过。为此心里始终有些耿耿于怀——如此一个劲的赶路,对沿途景点置若罔闻,是否脱离骑车旅行的本义?
  在既累且饿,饥肠咕噜的情况下,我到点吃饭的习惯开始抗议,看着时间已经过了1点,途中却没有馆子,无奈之中只好把午饭定在米亚罗。可怜见费了不少力气一个劲往前赶,总算在2.40骑到米亚罗。虽说此时不是秋季最好观赏红叶季节,米亚罗镇显得冷冷清清,但借旅游招牌,镇子的规划还是看得出来,颇有些规模,像模像样。
  随意选了一个小馆子,63元吃了回锅肉,豆腐,蔬菜汤等,3.15继续上路。此后固然因填饱肚子不致饥饿骑行无力,但依然是上坡路段让我们感觉疲惫不已。休息时,我们异口同声决定买红牛以补充体能,遂在路边小卖部各自买了两个红牛补充体能,似乎还有些效果。
  就这样边走边打听,得知须慢慢上行至鹧鸪山隧道,才是下坡。有了目标,脚下也仿佛生出力气,最终6点过疲惫不堪到达鹧鸪山隧道,随后是崎岖不平的长下坡道,待我们慢慢下完坡道,来到一个叫三家寨的地方,已是7点过。看看地图算算距离,估计还有20多公里,若是下坡,天黑之前应该可以赶到目的地刷经寺。不过打听交警,说是20多公里都是上坡,担心体力不够,我们又折向一边小卖部,欲再买红牛保证体能,顺便再核实是否都是20公里上坡路,当脚有残疾的小姑娘收钱后让我们自己拿红牛,并告知确实前面20多公里路段都是上坡,若要天黑之前赶过去必须加油,不如住下明天再走后,犹豫一阵,我们不得不改变当晚赶到刷经寺计划,决定住下,再打听哪里可以住宿,不料残疾姑娘却说他们家就可以借宿,价格不贵。包早晚吃住每人40元,只住不吃每人20元。
  于是我们来到位于山坡上的残疾姑娘家。她的妈妈是一位50多岁的藏族妇女,和蔼亲切。本来她忙张罗着要给我们做饭,但车友孤独明确表示,他宁愿出去吃面条,也难以接受藏家饮食。无奈我只好对藏族妈妈谎称车友想吃面块,外边有面馆。谁知藏族妈妈立即回答,她也可以做面块啊。但最后我们还是在外面一家甘肃人开的面馆吃面,同时给藏族妈妈承诺,我们虽然没有在她家吃饭,还是按吃饭标准,即每人每天40元计算。我们对此都很坦然,权当是给残疾姑娘的一点爱心吧。
  提起吃面,外面那家甘肃人开的馆子给我们做的面,要多难吃有多难吃。15元一碗,价格不算太贵,但速度之慢,味道之差,大概是今生没有遇到过的。我和孤独基本上只逼迫自己吃了一小半,大半都剩在那里,任凭肚子饥饥饿难耐也无可奈何。
  回到藏民家,为了体验纯正地道的藏家生活,我倒是不讲究,既品尝了藏族大妈做的土豆馅包子,(味道口感确实不敢恭维,但还是勉强吃完)还喝了青稞酒,藏家茶。饮食习惯不同,难以下咽,实属正常,但好不容易有机会超近距离接触藏民,岂能不好好体验一下?
  接下来,我和孤独都以极大兴趣与藏族大妈如同亲戚般,毫无拘束的拉家常。我俩的话题非常广泛,她也非常健谈,随问随答。闲聊中,我们得知,她家老伴早年去世,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扯三个孩子长大,非常不容易。好在孩子们都长大成人,尤其30多岁的儿子,不但学业有成,而且还在拉萨学唐卡画,对母亲也格外孝顺,另外一个女儿也都成家,只有身边残疾姑娘母子两人彼此照顾。
  对于藏家目前生活状况,我和孤独都特别关心,询问他们家经济状况收入等,藏族大妈一一回答,很多情况令我们意想不到。一是藏家生活非常好过,承包地种菜去卖,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劳力不足则花钱雇人;二是他她家养的牛羊满上跑,基本不用过多精力照料,十天半月才去山上喂点盐巴之类;三是她虽守寡一人住在村子里,也没外人欺负,乡里乡亲,大多都是远房亲戚,彼此照应;四是她曾经与亲戚七八个双飞尼泊尔朝觐佛教圣地,而且一住就是一个多月;五是作为藏族人,他们的信仰格外虔诚,不但经常朝拜佛教圣地,还每日在家诵经;六是藏族人对现行国家政策似乎都还满意,室内挂着前任国家领导人画像,且都是自觉自愿所为。
  总之,与藏族大妈一晚的闲聊,使我们对当下藏家人生活有了足够的了解,我们都对此种住宿方式感到满意。
  从劳累程度看,今天明显强于昨天,连续上坡骑行,我们都有疲惫不堪的感觉,对我而言仿佛又回到去年318 那些吃苦受累的时光。而且与昨天一样,105公里的路途中,同样有数个隧道,要命的是四个遂道,前三个隧道长度均为2公里左右,却没有照明设备,害得我只能格外小心翼翼跟在孤独后面,仿佛探险般在黑暗中骑行,最后一个隧道虽说有了照明,长度却一下子延长为4公里,乖乖!


[ 本帖最后由 欧阳南山 于 2015-4-29 17:32 编辑 ]

1.jpg (328.22 KB, 下载次数: 23)

路过毕棚沟,也没能进去,很是遗憾,就为赶路。

路过毕棚沟,也没能进去,很是遗憾,就为赶路。

3.jpg (332.99 KB, 下载次数: 19)

古尔沟开发旅游,很是吸引游人眼球。

古尔沟开发旅游,很是吸引游人眼球。

4.jpg (270.81 KB, 下载次数: 17)

但古尔沟我们i依然是匆匆路过

但古尔沟我们i依然是匆匆路过

6.jpg (283.99 KB, 下载次数: 20)

沿途植被发出之好,没有高原的荒芜感。

沿途植被发出之好,没有高原的荒芜感。

8.jpg (389.49 KB, 下载次数: 17)

公路下面的景色,宛若锦绣田园。

公路下面的景色,宛若锦绣田园。

9.jpg (226.9 KB, 下载次数: 16)

渐渐的,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顶了。

渐渐的,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顶了。

10.jpg (372.23 KB, 下载次数: 21)

路边的寺庙掩映在一片深绿浅翠的树林中。

路边的寺庙掩映在一片深绿浅翠的树林中。

11.jpg (357.91 KB, 下载次数: 24)

米亚罗到了!

米亚罗到了!

12.jpg (257.55 KB, 下载次数: 21)

米亚罗小镇因旅游而兴,生机勃勃。

米亚罗小镇因旅游而兴,生机勃勃。

13.jpg (260.07 KB, 下载次数: 22)

快到马尔康与红原分路的路口了。

快到马尔康与红原分路的路口了。

14.jpg (231.94 KB, 下载次数: 25)

近距离接触藏家,我们都感觉很值。

近距离接触藏家,我们都感觉很值。

15.jpg (223.67 KB, 下载次数: 19)

15.jpg

15.jpg (223.67 KB, 下载次数: 21)

15.jpg

15.jpg (223.67 KB, 下载次数: 26)

15.jpg

15.jpg (223.67 KB, 下载次数: 17)

15.jpg

15.jpg (223.67 KB, 下载次数: 26)

青稞酒,藏家茶,一一品尝。

青稞酒,藏家茶,一一品尝。

16.jpg (303.43 KB, 下载次数: 23)

藏家外观,两楼一底。客厅,卧室,经房,客房一应俱全。

藏家外观,两楼一底。客厅,卧室,经房,客房一应俱全。
━━ 地板━━
发表于 2015-4-29 15:11:49 | 只看该作者
宾馆条件好哦
┳┳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28 22:09:32 | 只看该作者
补上此次骑行线路地图
蓝色线条是我们的环线路线:汶川——理县——三家寨——红原——麦洼——松潘——汶川——都江堰

地图.jpg (403.7 KB, 下载次数: 20)

地图.jpg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28 19:32:58 | 只看该作者
                                            18日——理县,给我一个惊喜


418,按照计划,我与孤独先后坐上峨眉——都江堰大巴车,票价64元,自行车外加25元,上午9.30出发,中午1.30到达都江堰。在车站简单吃过面食,随后又上都江堰至汶川2.20的大巴车,票价30元,自行车20元。
  下午4点大巴到达汶川,看看时间尚早,立马改变原住汶川计划,取下大巴车上自行车,马不停蹄,随即向理县进发。按照孤独的判断,4个小时骑行51公里,应该很轻松,这样下来可以节约一天时间。
  一路上,再度踏上高原的新鲜感充斥着大脑,而且大多数路段都是平路或下坡,骑起来不算费劲,只是到了甘堡乡,才略略有些起伏的小坡。不过恼人的是下了大巴车便急匆匆上路,没有来得及换上骑行裤,我那不算丰满的臀部与坚硬的塑胶坐垫,来回的拉锯战,反复的摩擦,几乎受不了。同时,一些路段还刮风不止,比如桃坪前后,大风吹来,感觉车身摇晃,好像要被吹倒一样,因此不得不减速骑行。
按照个人喜好,大多乐于一边骑行,一边留意沿途风光,尤其是古城古镇一类,更是兴致盎然,沿途看到薛城,很想停下进去一窥真容,但同伴急急赶路,不好单独耽搁,只得放弃,颇觉遗憾。
骑行在该路段,发现路边很多民居大多统一样式,一楼一底,户户都带小院,或独栋或联排,宛若别墅一般,簇新、暖色、整洁,忍不住啧啧赞叹:这等民居,我辈能够拥有,何其快哉!后来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灾后重建工程。由此看,祸兮福兮,真是难得说清啊。
  一边优哉游,哉骑行,一边张望公路两旁景色,感觉这一带完全有别于318藏区景色,公路两侧,山大且高,山上光秃秃的,很少绿色植被,一种远离通都大邑的偏僻荒芜感,但让人欣喜的是公路两侧却绿油油的一排排树木和庄稼,明显感受到人类活动的脚步并没有被荒凉的大山阻隔。
去年5月骑过318,与之比较,眼前这路,虽然同样荒凉空旷,但与318却迥然有别。没有藏区高原的粗犷与豪放以及干燥,却有近似于内地的温润与绿色。尤其是匆匆掠过的公路两旁的树木,仿佛早春时节,吐出嫩牙,绿得醉人。慢慢进入理县城区,这种感觉越发强烈,满眼的绿色,苍翠欲滴,让人忘记行进在川西高原之上。一种前所未有的沁人心脾的嫩绿,攫住了人的五腑六脏。心里止不住的感叹:如此空气清新,如同天然氧吧,内地哪里能够寻觅?
  傍晚接近7点,一个大上坡,把我们带入理县城区。恰逢车友孤独迷你音响播出纯正西班牙语歌曲《鸽子》,浑厚内敛,吐词清晰的原滋原味歌曲,伴随着眼前令人心醉的嫩绿,感觉超好!待我们进入城区后,看到处处都是簇新的建筑,且都不乏现代气派。理县,彻底让我惊喜。之前对理县的认知,不过就一不毛之地,荒芜、偏僻而已,压根没有料到,这里空气如此之好,建筑如此之新。整个城区建筑紧紧依偎在大山脚底,大半个山上,绿绒绒的植被不让其山石裸露在外,有如一幅巨大的地毯严严实实的呵护着山体。俯仰之间,似乎可以嗅到大山深处沁出的泥土芬芳气息。唯一让人担忧的是若是地震灾害再度袭来,是否能够抵挡得住。
  到达理县已是晚间7点过,满大街寻找饱腹之处,本想寻觅火锅之类,但却未果。最终选择人气较旺的串串。落座后,看那气氛,与内地并无二致。人们喝酒闲聊,那神情,那大快朵颐,都非常相似。为了犒劳自己,我们也开怀畅饮,荤素串串算下来,共计95元,还不算离谱。饭后问询老板住宿何处适宜,老板顺手指了对面旅社,前去查看,50元标间,蛮不错。热水WAIFI,均有,性价比还算较高。
  全天下来,总体感觉轻松愉快,且比计划中压缩了一天,有一种赚了的心理。唯一不爽的是天公不作美,时而冷风嗖嗖,时而细雨飘飞,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高原蓝天白云。更让人不爽的是,51公里路程,竟然有四个隧道,而且第一个隧洞居然没有灯。恰恰我出发前犯了一个致命错误——虽然带了灯,但却没有充电,等于无灯。好在孤独带了电筒,不致大家都在黑暗中冒险,我则只好跟着孤独在黑暗中摸索前进,那个怕和恐惧,事后想起,真是心有余悸。







[ 本帖最后由 欧阳南山 于 2015-4-28 20:37 编辑 ]

1.jpg (172.71 KB, 下载次数: 20)

大巴车上,看黄外景色。

大巴车上,看黄外景色。

2.jpg (270.76 KB, 下载次数: 20)

到达汶川后,马不停蹄赶往理县。

到达汶川后,马不停蹄赶往理县。

3.jpg (327.25 KB, 下载次数: 26)

一路上,公路两旁都是簇新的小洋楼式的民居建筑。

一路上,公路两旁都是簇新的小洋楼式的民居建筑。

4.jpg (256.69 KB, 下载次数: 17)

公路两旁景色,有别于川藏318.

公路两旁景色,有别于川藏318.

5.jpg (264.4 KB, 下载次数: 22)

虽然高山上荒芜,但公路两旁却生机勃勃。

虽然高山上荒芜,但公路两旁却生机勃勃。

13.jpg (260.94 KB, 下载次数: 20)

13.jpg

6.jpg (237.67 KB, 下载次数: 20)

到达理县县城

到达理县县城

7.jpg (250.29 KB, 下载次数: 21)

理县街头串串,还蛮有些内地味道。

理县街头串串,还蛮有些内地味道。

8.jpg (229.23 KB, 下载次数: 23)

50元的标间,性价比应该是较高的了。

50元的标间,性价比应该是较高的了。

9.jpg (345.04 KB, 下载次数: 20)

理县城中心,高楼显出现代化气派。

理县城中心,高楼显出现代化气派。

10.jpg (367.08 KB, 下载次数: 19)

远眺理县县城

远眺理县县城

11.jpg (236.03 KB, 下载次数: 20)

理县旧城同样不缺风韵。

理县旧城同样不缺风韵。

12.jpg (320.26 KB, 下载次数: 20)

虽地处深山,理县旧县城风采依然

虽地处深山,理县旧县城风采依然

13.jpg (260.94 KB, 下载次数: 20)

感觉旧理县县城没有紧贴大山,似乎安全系数略高?

感觉旧理县县城没有紧贴大山,似乎安全系数略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峨眉山喜路自行车队论坛

GMT+8, 2024-6-18 11:16 , Processed in 0.0625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